這個項目,既拴住了投資人的胃,也拴住了投資人的錢!
相比共享經濟、新零售這些如火如荼的風口,餐飲行業相對競爭更激烈,投入大、周期長、資本化路徑不明確、財務不透明都導致餐飲在以往難以成為VC優先青睞的行業。 而隨著移動互聯網和O2O的發展,以前線上線下的隔閡被打破,餐飲行業用非傳統的方式,開始成為VC們考慮的標的。從雕爺牛腩到黃太吉煎餅,從西少爺肉夾饃到伏牛堂涼皮,餐飲行業的早期投資在最近兩年開始大放異彩。 今天,給大家介紹一款投資人相中的紅薯產品——薯小帥! 紅薯在西北或全國是一個重要的飲食文化符號,像它還有西方的馬鈴薯都屬于人口大幅增加時代的避難糧、救命糧,因此無論在餐飲還是休閑食品的文化中,永遠占有一席之地。 趙晨: 薯小帥當時獲得了陜西省創業大賽第一名,當地很多官員和朋友都力推這個項目,我當時想烤紅薯的企業能有什么特色呢,去看了第一家店才發現不太一樣,很像當年路邊的奶茶店,創始人說他的理想就是把路邊這種“汽油桶+蜂窩煤”的紅薯攤換成奶茶店那樣漂亮的小店。 我們為什么看好一個烤紅薯的快消品呢?首先紅薯的成本非常低,在主產區出土大概只有每斤3毛錢,成本足夠低,未來釋放利潤的空間就足夠大,且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也非常強,產能受到不可抗力影響的幅度較小,與一般農產品大不一樣。只從上游的生產成本來看,這些特點讓它有巨大優勢。 行業上游的產能足夠大,產品的裂變形態也非常多。我們對比過幾個其它的快消品牌,比如周黑鴨、久久丫等,它們可延展的品種沒有那么多,但薯類可以延展出很多,作為一種食材,可以延展出液態、固態的食品形態。所以我們認為薯類市場延伸性很大,而薯類也只是進入這個領域的一個小賽道,賽道建立起來以后可以跟更多種場景融合,就不單單賣薯類,可以搭配其他東西來賣。 中國有幾十萬個烤紅薯攤,收入少的300-600元/天,大的已經進入大型商超,單店能做到10,000元/天,這樣一個差距意味其改造帶來的上升空間非常大,用戶體驗差距也很大,且形成了品牌認知與付費的壁壘。所以現在薯小帥在做兩件事,一個是傳統烤紅薯業態的置換,場景升級。二是在場景內搭配薯類賣一些其它品類,它未來不會做成良品鋪子這種,主打的還是爆品烤紅薯,因為我們和創始人這兩三年嘗試過很多新的產品形態,最后發現都沒烤紅薯厲害。 薯小帥夏天也開始賣烤薯了,而且能做到單店每日破萬,這也超出了我們投資人對于烤紅薯原有的固化認知。商場是沒有一年四季的,夏天開空調,大家還會去吃烤紅薯,這是我們在做場景分析的時候突然發現的,而過去很多企業都會遭受自然周期的困境,收入在不同季節的分布非常不均與,財報也不好看。 如果上游食材本身沒有問題,我們只需要解決消費場景的問題,過去的概念是什么?認為烤紅薯是冬天吃的,這是人們普遍認為的,并不代表人們不想吃它,所以如果商場消費場景做的足夠好,就可以一年四季無差別銷售,這是很大的機會。這也是我的一個結論:未來線下流量都會往大型商超走。 “駐足”倆字在快消品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,為什么街邊店都開始往商場走,很大的原因是人們一天中的消費決策有兩個趨勢:線上時間碎片化+線下時間集中化。線上通過電商搞定,線下想要一次滿足他購物的需求就一定往大商超集中。而且消費升級,客戶對商品品質以及購物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,而商場則能夠滿足這點。 薯小帥,博偉優質投資項目之一,專注于紅薯健康產品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國內首創“烤紅薯專賣店”的銷售模式,擁有碳烤烤紅薯的發明專利技術。 公司團隊是由一群80、90的帥小伙組成,秉承“用心、有愛”的價值觀念,用健康美味的紅薯產品來服務都市年輕女性——薯小美。